16
2020
11

店埠人知店埠1:“店埠”的由来

编者按:这是写于2005年的文字,今天又翻出来,是因为发现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民俗沉淀下来的许多知识性的东西,如果不反复地介绍、传播,就不能成为人人皆知的常识,所谓“数典忘祖”,“典”虽存,不经常述说一下,就会被忘记。

参观店埠博物馆后,经常有不少人会问起“店埠”的由来,虽然解说人员经常介绍,但是三言无语很难详尽“店埠”由来的原委,在此详做介绍,聊慰大家关心。

店埠村位于莱西市西南30公里。明初,崔氏由本镇桃花寨迁此建村,取名桃家庄。后又在村东建一村,因村后有土阜,取名“前埠”,此时,桃家庄易名西庄。至清代,即墨沿海先后新兴金口、女姑口和青岛口三个口岸,其中金口港与“店埠”之名由来有莫大关系。因店埠村处平度城通即墨金口镇要道金平路上,从平度城到金口经商、做买卖、运送货物,途经“店埠”,从平度城到“店埠”恰好是一天的路程,需要在此打尖住店;然后再用一天的时间赶到金口港;从金口港去往平度城,同样如此,所以,“店埠”就逐渐成了区域内重要集市,开旅店、饭店、商铺者较多,遂易名“店埠”,意为店铺汇聚之埠。康熙版《莱阳县志》市集篇“在乡三十一集”,“店埠”列第四;清光绪十六年(1890)修《山东通志•舆地志》中莱阳地图上即标有“店埠集”。

店埠博物馆内的仿古沙盘原以“店埠集”为背景,后因需要展示大沽河对“店埠”的地域重要性,所以折衷了一下,通过艺术想象,设计了一幅以店埠镇内的莱西市唯一现存明朝古庙承兴寺为临摹对象的庙会、集市交易景象。另外,仿古沙盘分两部分,主题沙盘体现“沽水环抱”的古镇集市特色,副主题沙盘位于民居生活区,体现平度城通即墨金口镇要道金平路跨越大小沽河的繁华场景。

编后:近年来,各界人士常谈起“店埠”之名,为我们店埠发展提出过要“兴店创埠,埠通天下”和“店惠万家,埠通天下”,都是很有道理的,通的是“路”,兴的是“店”,惠的是“家”,兴旺的是一个地方。数“典”是为了不忘过去,以“典”之经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 上一篇下一篇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